清乾隆年間葉爾羌至和闐設(shè)固瑪軍臺。 1936年稱為上巴扎,包括今固瑪鎮(zhèn)與木奎拉鄉(xiāng)轄地。 1950年3月分上巴扎區(qū)為兩個區(qū),稱為一區(qū)。 1957年稱皮山鎮(zhèn)。 1958年成立曙光公社,1959年改稱紅光公社。 1978年更名尼向達爾公社。 1984年10月尼向達公社改為尼向達鄉(xiāng)。 1985年10月撤銷尼向達鄉(xiāng),合并為皮山鎮(zhèn)。 1986年更名固瑪鎮(zhèn)。 |
原屬藏桂鄉(xiāng)的一個管理區(qū)。 1958年屬幸福公社。 1968年,稱為藏桂公社第十二大隊。 1978年稱杜瓦大隊。 1984年從藏桂鄉(xiāng)分成,成立杜瓦鎮(zhèn)。 |
1950年設(shè)皮山縣第五區(qū)。 1958年成立八一公社。 1978年改稱木吉公社。 1984年10月,改稱木吉鄉(xiāng)。 2013年3月撤鄉(xiāng)建木吉鎮(zhèn)。 |
1950年設(shè)第二區(qū)。 1956年,撤銷八區(qū),除博熱歸屬葉城縣外,其余部分均并入二區(qū)。 1958年成立躍進公社,1978年稱為科什塔格公社,1981年稱為皮西那公社,1982年更名為闊什塔格公社。 1984年10月,成立闊什塔格鄉(xiāng)。 2015年撤鄉(xiāng)建闊什塔格鎮(zhèn)。 |
桑株清時系葉城回莊之一。 清光緒二十八年(1902)改隸皮山縣。 1950年設(shè)第四區(qū)。 1958年成立十一公社。 1960年改稱桑株公社。 1984年10月成立桑株鄉(xiāng)。 2016年撤鄉(xiāng)建桑株鎮(zhèn)。 |
1958年為躍進公社克里陽管理區(qū)。 1986年,由闊什塔格鄉(xiāng)、巴什蘭干鄉(xiāng)分出,成立克里陽鄉(xiāng)。 |
1950年為三區(qū)。 1958年成立衛(wèi)星公社。 1978年改稱科克鐵熱克公社。 1984年10月,成立科克鐵熱克鄉(xiāng)。 |
1950年3月,皮山縣成立,木吉鄉(xiāng)、喬達鄉(xiāng)稱為五區(qū)。 1958年實行一區(qū)一社,今木吉鄉(xiāng)、喬達鄉(xiāng)即為當(dāng)時的八一公社。 1978年八一公社改名為木吉公社。 1984年10月,從木吉公社分出,成立喬達鄉(xiāng)。 |
1950年設(shè)皮山縣第六區(qū)。 1952年5月,皮山縣在上巴扎區(qū)的基礎(chǔ)上成立第六區(qū)公所。 1958年,在第六區(qū)公所的基礎(chǔ)上成立火箭公社。 1978年改稱木奎拉公社。 1984年10月,建木奎拉鄉(xiāng)。 |
10、藏桂鄉(xiāng) 清光緒八年(1882),藏桂地屬葉城縣轄之固瑪鎮(zhèn)三十八莊之一。 光緒二十八年(1902),屬皮山縣,后稱藏桂區(qū)。 1950年改置第七區(qū)。 1958年成立幸福公社。 1978年改稱藏桂公社。 1984年10月成立藏桂鄉(xiāng)。 |
11、皮亞勒瑪鄉(xiāng) 1958年屬幸福公社皮亞曼管理區(qū)。 1984年10月,從藏桂公社分出,成立皮亞勒瑪鄉(xiāng)。 |
12、皮西那鄉(xiāng) 1950年為第八區(qū)。 1956年,并入第二區(qū)。 1981年,在闊什塔格公社的皮西那、巴什蘭干管理區(qū)和薩扎木村的基礎(chǔ)上設(shè)立皮西那公社。 1984年10月,建皮西那鄉(xiāng)。 |
13、巴什蘭干鄉(xiāng) 1950年屬第八區(qū)。 1958為躍進公社巴什蘭干管理區(qū)。 1981年隸屬皮西那公社。 1984年10月析設(shè)巴什蘭干鄉(xiāng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