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和平村 和平于1951年命名,意為人民熱愛和平。 |
2、上寺村 早年前,山上建有同族人共同祭祀祖先的祠堂-上祠堂,以此得名“上祠山”。后書寫為上寺山。村委會駐地上寺山,故而得名。 |
3、邊區(qū)村 因距離勐先鎮(zhèn)較遠,而與普義鄉(xiāng)接壤,故于1951年命名為邊區(qū)。村委會駐地菜園,故名。 |
4、先勝村 先勝意為勐先人民取得勝利。 |
5、謙樂村 傣語地名,“謙”為小土司,“樂”為山?jīng)_。“謙樂”意為山?jīng)_中的小土司。早年稱舊寨至安樂寨一帶為謙樂,以此得村名。 |
6、安寧村 安寧于1951年命名,意為人民得到了和平安寧。 |
7、黃寨村 清代光緒年間,村內(nèi)一黃姓富戶,其黃谷舍不得借給別人而霉爛在樓上,人們稱他為黃爛谷,并成為村名。 |
8、黑泥箐村 村旁小箐邊之泥土呈黑色,故名。 |
9、宣德村 傣語地名,“宣”為小土司,“德”為下,“宣德”意為小土司住的下寨。 |
10、雅鹿村 1951年,以大松丫和馬鹿塘(今竹山村)各取一字得名丫鹿,因當?shù)匮竞脱沤宰x平聲,即書寫為雅鹿。 |
11、竹山村 村內(nèi)竹子較多,1961年成立公社時以竹山命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