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、工農(nóng)村 本村最早有薛姓居民定居,初名薛家營子,1966年由于成為農(nóng)業(yè)城市人口的雜居區(qū)而改為現(xiàn)名。 |
17、井坪四村 本村地勢平坦如"坪",百年前有一蒙族人在此圈了兩眼井,以后漢人遷入,村即以此得名。后因村落擴展,分為三、四、五村。 |
18、井坪五村 本村地勢平坦如"坪",百年前有一蒙族人在此圈了兩眼井,以后漢人遷入,村即以此得名。后因村落擴展,分為三、四、五村。 |
19、東二里半村 本村原名河西圪旦,系民國初年由河西(今伊克召盟)遷來的農(nóng)民在此定居而成。后因本村在北二里半村之東,故改為現(xiàn)名。 |
20、北二里半村 據(jù)傳清朝年間,本村南黃河岸邊有個胡家村,因黃河泛濫村被沖毀,村民向北遷了二里半重新建村,新址恰距包頭南城門亦為二里半,故名二里半村。1978年分為東、南、北三個村,本村按所處地理位置,定為現(xiàn)名。 |
21、南二里半村 本村原名意同厚圪旦,系由天津商人在此開設的"意同厚"絨毛店而得名。后因在北二里半之南,故改稱現(xiàn)名。 |
22、東河村 地處轉龍藏南側東河東岸,因鄰近東河,故名。 |
23、西北門村 位于東河區(qū)舊城區(qū)的西北門外,故名。 |
24、留柱窯村 早年,有一名叫劉柱的人在本村定居,故名。 |
25、王大漢村 解放前,本村曾住有搬船漢(船夫)"王大漢",故得名。 |
26、鄭二窯村 1940年,鄭二最早在此地定居,故名。 |
27、毛鳳章營村 清朝時,有毛、鳳、章三姓人家在本村定居,故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