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位于城鎮(zhèn)中心,城鎮(zhèn)道路在此形成十字而得名。 |
該地名來源于該處有一梨園而得名。 |
3、仁育社區(qū) 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《黎平府志》載:乾隆二年(1737年)于城南五里置仁育堡,屯軍56戶,為古州左衛(wèi)轄地,意為注重仁義道德教育。 |
4、豐樂社區(qū) 該地名來源于美好寓意。 |
5、古榕社區(qū) 三寶天下第一侗寨,因河邊古榕樹而得名,古榕根深葉茂,民族風情濃郁獨特。 |
6、八吉社區(qū) 因水旱兩路四通八達,順利之意,故名。 |
7、月寨社區(qū) 侗語為喲哉:喲為月,哉為寨,故名。 |
8、小堡社區(qū) 小堡村由乾隆二年安屯設堡的升平堡(內堡)和增盛堡(外堡)更名而來,意為是一個小的村寨,故名。 |
9、興盛社區(qū) 因生態(tài)移民搬遷,2019年設立,意為興盛富強。 |
10、興旺社區(qū) 因是2012年貴州省第一批生態(tài)移民搬遷,寓意興旺發(fā)達而得名。 |
11、鳳凰社區(qū) 既因地處鳳凰山腳下而得名,又有鳳凰涅槃,一飛沖天,吉祥太平的寓意。 |
12、高埂村 因轄區(qū)內高埂寨而得名。 |
13、烏花村 侗語意為在山間巖地中建立的寨子,故名。 |
14、華優(yōu)村 黎平府志》載稱“華有”為南路苗寨,后演變?yōu)椤叭A優(yōu)”。清朝年代以前的苗族人民居住地,并有八百華優(yōu)九百高武塘之稱,這兩個苗王寨人在榕江境內非常霸道,他的轄區(qū)管理和生產生活范圍主要是車江大壩,車江人民群眾受到不少的忍痛和殘酷,后來大多數(shù)的受害者才邀請廣西的一個專業(yè)地理先生來砍斷山體龍脈(月寨溪、鄧棒處),次日就出現(xiàn)雞、狗不叫,遇每逢雨季時,就產生山體坍塌事件,由此原因,華優(yōu)和高武塘苗族人民就離家而走,留下這塊土地是一片荒野。后人來此定居,沿用華優(yōu)之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