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水口社區(qū) 1987年設立在水口鎮(zhèn)方便管理居民的行政單位,此名一直沿用至今。 |
2、英勤村 1958年以前曾與水東、益華合作一個行政單位。 1958年為英勤大隊,1984年為英勤鄉(xiāng),1989年為英勤管理區(qū),1999年改稱英勤村委會。 |
3、水東村 新中國成立后至1958年以前曾于鄰近的水東、英勤區(qū)設立一個行政單位,1958年設立水東大隊,1984年設立水東鄉(xiāng),1989年改稱水東管理區(qū),1999年改稱水東村委會。 |
4、達新村 新中國成立后至1958年,曾與荷樹等共同組成行政單位,1958年獨立后設達新大隊,1984年設達新鄉(xiāng),1989年改設達新管理區(qū),1999年改稱達新村委會。 |
5、鄒洞村 1950年前該地名稱為初級社、高級社,1958年稱鄒洞大隊,1984年稱鄒洞鄉(xiāng),1989年后改稱鄒洞管理區(qū),1999年改稱鄒洞村委會。 |
6、荷樹村 1950年至1958年曾社立荷樹鄉(xiāng)等行政單位,含達新等。 1958年設立荷樹大隊。 1984年設立荷樹鄉(xiāng)(1978年荷樹還分出藍田大隊,至1984年藍田由并入荷樹鄉(xiāng)),1989年改稱荷樹管理區(qū),1999年荷樹村委會,名稱一直沿用至今。 |
7、大坑村 新中國成立后至1958年以前曾隸屬荷樹鄉(xiāng)等行政單位,1958年設立大隊,1984年設大坑鄉(xiāng),1989年改稱大坑管理區(qū),1999年改稱大坑村委會。 |
8、益華村 1958年至1961年為小新時期,有新勤、聯(lián)興兩個大隊,1962年兩個大隊合并后稱“益華大隊”,1984年稱益華鄉(xiāng),1989年改稱益華管理區(qū),1999年改稱益華村委會。 |
9、石下村 1978年分為一個大隊稱石星,后與官嶺、東升聯(lián)立,1983年后又分,稱為石下管理區(qū),1999年改稱石下村委會。 |
10、井下村 新中國成立前人們習慣叫為井下,相傳以前挖井要通過溪圳才有水,故稱“井溪村”1953年為井塾堡轄井聯(lián)二個區(qū),1958年公社化時為井下大隊,1999年改稱井下村委會。 |
11、官嶺村 與石下,東升合并為井聯(lián)鄉(xiāng),1984年后,重新分開并設立為官嶺管理區(qū),1999年改稱官嶺村委會,名稱一直沿用至今。 |
12、光華村 1956年稱光華大隊,1993年以后稱光華管理區(qū),1999年改稱光華村委會,名稱一直沿用至今。 |
13、洋槐村 新中國成立前初期為洋凹堡管轄。 1961年從洋坳大隊分出時取洋坳的“洋”和黃槐巷的“槐”字組成“洋槐大隊”1984年改稱“洋槐像”1989年洋槐為管理區(qū),1999年改稱洋槐村委會。 |
14、洋新村 1952年屬洋凹(坳)堡,1958年從洋凹分出取名洋新,1962年后與鹽米合并后取名鹽新大隊;然后兩大隊1979年又分,1984年又合至1987年,此后分開,1989年后成為洋新管理區(qū),1999年改稱洋新村委會。 |
15、鹽米村 1953年隸屬小豐鄉(xiāng)政府,1964年與水西鄉(xiāng)的洋新村各取一字設立“鹽新”大隊,1979年又分離鹽米村委會,1984年與洋新村合改鹽新鄉(xiāng),1987年又分開后改管理區(qū),1999年改稱鹽米村委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