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山南社區(qū) 宋代在此駐有軍隊鎮(zhèn)守,軍事建制名曰山南鎮(zhèn),后演繹為山南館。山南之名由地處大潛山以南而得之,沿用至今。 |
2、陡崗社區(qū) 因此村座落在崗頭上,四周低洼,崗坡陡,俗稱陡崗店,且為村委會駐地,故得名。 |
3、金牛社區(qū) 因俗傳古時候有一條金牛在此破土而出,且為村委會駐地,故得名。 |
4、六合社區(qū) 以駐地大煙墩的原用名“六合墩”命名,此處地勢高呈墩形,解放前為六安、合肥兩縣的交界處,故得名。 |
5、沈店社區(qū) 據(jù)傳很早以前,有戶沈姓在此建村開飯店,故得名。 |
6、城河社區(qū) 以流經(jīng)境內(nèi)的城河命名,故得名。 |
7、呂樓社區(qū) 因呂姓最先在此定居,并建有瞭望土樓,且村委會駐地于此,故得名。 |
8、板墻社區(qū) 境內(nèi)有郭家板墻自然村,此處為郭姓祖居,村里有些房屋的內(nèi)墻系用木板做成,清軍入關(guān)后頒布“剃發(fā)令”引起漢人不滿和反抗,郭家人以木板堆砌成墻抗之,故得名。 |
9、小井莊村 因此處原有一個井,得名小井,又因村委會駐地于此,故得名小井莊村村民委員會。 |
10、李橋村 境內(nèi)原有一座李橋,故得名李橋村村民委員會。 |
11、西崗村 以境內(nèi)的一座自然地理實體西崗命名,故得名西崗村村民委員會。 |
12、夏寨村 以境內(nèi)原有的夏家寨自然村命名,夏姓村民居住的寨子,故得名夏寨村村民委員會。 |
13、荷沖村 境內(nèi)有自然村上荷沖,村居荷葉沖的上段,故得名荷葉沖村村民委員會。 |
14、館北村 村境地處山南館的北面,故得名館北村村民委員會。 |
15、館東村 村位處山南館的東邊,故得名館東村村民委員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