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丙麻社區(qū) 社區(qū)村委會駐地丙麻街,故名。丙麻,清道光丙午年建村,1840年因“丙午”年頭一字是“丙”,而本地盛產竹麻,故名丙麻。 |
2、新南村 原由老南窩劃出新設區(qū)域地名故名新南,村委會由此得名。 |
3、老南村 因村南有個窩坑爛泥塘得名老南窩。 |
4、小寨村 早年此地人戶少故名小寨。村委會以此得名。 |
5、阿貢田村 據(jù)傳這里的田地在下,且數(shù)量極少,多數(shù)人家只有靠用很多貢品才可租種田地,當時的人們習慣用“阿”這個音,所以稱之為“阿貢田”。村委會以此得名。 |
6、太和社區(qū) 相傳清咸豐年間,取太平和睦之義更名太和,逐在此趕集,故名。 |
7、回龍村 原稱山后寨,位居太和、大寨山梁之后。因山脈有龍脈之說,故回頭山脈稱之為“回龍”。 |
8、奎閣村 村內原有座奎星閣古廟,故名。 |
9、河西村 河西村,因坐落在丙麻河西岸,故名。村委會以此得名。 |
10、秀嶺村 此地土地肥沃,山清水秀,得名秀嶺。 |
11、穩(wěn)魚村 明朝末期建村,此地有一泉形狀似碗,泉中有魚,得名碗魚村,后演變?yōu)榉(wěn)魚。 |
12、河新村 因駐地上新寨地處河邊得名。 |
13、白玉村 相傳該地原為傣族居住,得名擺夷寨、白夷寨等名,傣族搬遷后漢族遷入,以諧音演變?yōu)榘子裾?/div> |
14、疊水村 因境內東河中有一瀑布,當?shù)厝怂追Q疊水。村委會以此得名。 |
15、上廟村 上廟,坐落在云巖寺廟的上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