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永和社區(qū) 因古時此地原村民生活很和睦,后因財主的詭計,利用姓氏爭地擴勢,挑動群眾械斗,幸得人民覺醒。報知縣太爺調(diào)解,不再爭端。以永久和氣之意取名為永和,故名。 |
2、成鵲村 因取成嶺上,鴉鵲崗兩個大村民點各一字組成,故名成鵲。 |
3、沙坪村 興江河流經(jīng)其間,因河道彎曲,經(jīng)常決堤成災(zāi),沖積成許多沙丘和潭角,稱之為“沙潭”,通過水利建設(shè),“沙潭”逐漸變成沙坪,因而起名為沙坪村。 |
4、新中村 在成立生產(chǎn)大隊時,因處永和圩中心得名中心大隊。后在1981年地名普查時以鄉(xiāng)同名,改稱新中,故名。 |
5、永生村 由和龍寨、細坑袛、石古寺3個村合并,取永寧鄉(xiāng)的“永”字,三寸的“三”字命名,方言“三”與“生”諧音,把“永三”寫成“永生”,故名。 |
6、永星村 因村舊時在馬大池村合并而成立“永新大隊”(永新村的范圍是將石古寺和大池窩合并)永新大隊時取永寧鄉(xiāng)的永字和新分大隊的新分大隊的新的含義而命名的,后因本區(qū)范圍內(nèi)有同名,將新字諧音為“星”字而改名永星。 |
7、華嶺村 因成立大隊時由原來的華峰村和馬岺村組成,兩村各取一字得名“華岺”,后簡寫改稱為“華嶺”,故名。 |
8、華峰村 新中國成立前隸屬石峰堡,解放后當(dāng)?shù)厝罕姙閼c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,取中華的“華”字和石峰堡的“峰”字起名華峰村。 |
9、仁里村 因整村的村民善良,有仁義道德,故名。 |
10、長安村 以前該地有黃泥寨山寨,安有五谷神壇,因地形所處山坑狹長,起名長安寨。后改名稱“長安村”,故名。 |
11、藍排村 因先藍姓在此居住先,建的房子都是沿著路,兩邊建立,呈排狀,故名。 |
12、錦洞村 因村環(huán)境青山環(huán)繞,景色秀麗,生活如意,含意錦繡河山,故起名“錦洞”。 |
13、長新村 取其村莊坑塅長的“長”字含義和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合作社在當(dāng)時還是新生事物的“新”字,命名為“長新”,故名。 |
14、林場村 因市林業(yè)局在該村南蛇崗成立林場而得名。 |
15、湖尾村 地勢東北高、西南低,四周群山環(huán)抱,狀似湖泊而得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