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普立村 彝語,原名“普魯著”,含義為彝族普魯王族家的住處,后記為普立。駐地普立,故名。 |
2、阿基卡村 彝語,“阿基”指彝族姬姓,“卡”是村,意為姬家住的村,故名。 |
3、迤興村 彝語,原名“液西耐”,“液”是水,“西耐”指長(zhǎng)流,意為水路長(zhǎng)的地方,漢字記為迤興。駐地迤興大村子,故名。 |
4、鶴谷村 彝語,原名“火那姑”,意為大海凹子,譯寫為豁谷,故名。 |
5、臘龍村 彝語,原名“臘!保芭D”指手,“!敝负镒樱鉃樯叫蜗袷终朴泻镒拥牡胤,相傳普魯王族于此祭祖分支,演化為臘龍。駐地臘龍,故名。 |
6、戈特村 彝語,原名“姬摩者”,意為土官姬摩者家的住地,后稱戈特。駐地河邊,故名。 |
7、老廠村 過去曾在此地辦過紙廠、銅廠,故名。 |
8、簸火村 彝語,原名“木呵”,意即住在雨多的地方,后記為簸火,故名。 |
9、攀枝嘎村 彝語,原名“法支嘎”,“法”是巖,“支嘎”是馬桑樹,意為坐落在馬桑樹多的大巖下的村,后演變?yōu)榕手Ω。駐地攀枝嘎,故名。 |
10、更底村 彝語,“更”指工匠,“底”指甸,意為工匠住的凹地。駐地巖腳寨,故名。 |
11、格學(xué)村 原名“區(qū)卻”,彝語,意為聽得見狗叫的村,后記為為格學(xué),故名。 |
12、卡烏村 彝語,原為“卡烏窩”,“卡”指村,“烏”指窄,“窩”指大,含義為大村,故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