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6、燕山鄉(xiāng) 明朝時期,先后屬南浦、羊渠、夔州、源陽縣。 民國元年(1912年),屬萬縣下復興鄉(xiāng)。 1956年后,屬復興公社。 1983年10月,為燕山公社。 1984年8月,燕山公社改為燕山鄉(xiāng)。 1992年12月,燕山鄉(xiāng)更名復興鄉(xiāng)。 1998年12月,復興鄉(xiāng)又改為燕山鄉(xiāng)。 |
47、梨樹鄉(xiāng) 民國十八年(1929年),分屬萬縣南岸四角里、前六甲。 1953年6月,成立梨樹鄉(xiāng)。 1958年6月,梨樹鄉(xiāng)改為梨樹公社。 1984年6月,梨樹公社改為梨樹鄉(xiāng)。 |
48、普子鄉(xiāng) 1949年以前,分屬白土鄉(xiāng)、風儀鄉(xiāng)。 1953年2月,屬毛田壩公社。 1962年,人民公社化時命名普子鄉(xiāng)公社。 1992年3月,由普子嶺鄉(xiāng)、楓木鄉(xiāng)合并為普子鄉(xiāng),屬萬縣。 1993年2月初,改屬五橋區(qū)。 2005年3月,屬萬州區(qū)。 |
49、地寶鄉(xiāng) 清末,屬三正里十甲。 1949年以前,屬湖北省利川縣太平鄉(xiāng)。 1953年6月,置地寶灘鄉(xiāng)。 1981年9月,地寶灘鄉(xiāng)改為地寶灘公社。 1983年6月,地寶灘公社復置為地寶灘鄉(xiāng)。 2008年7月,地寶灘鄉(xiāng)改設地寶土家族鄉(xiāng)。 |
民國三十二年(1943年),始為恒合鄉(xiāng),隸屬第六區(qū)。 1950年初,隸屬龍駒區(qū)。 1953年7月,恒合鄉(xiāng)析置曾家壩鄉(xiāng)。 1958年10月,恒合改建恒合公社。 1966年9月,恒合公社更名星火公社。 1975年8月,星火公社復名恒合公社。 1983年,恒合公社改為恒合鄉(xiāng)。 1992年10月,曾家鄉(xiāng)并入恒合鄉(xiāng)。 2001年3月,恒合鄉(xiāng)改為恒合土家族鄉(xiāng)。 2004年8月,鳳儀鄉(xiāng)并入恒合土家族鄉(xiāng)。 |
51、黃柏鄉(xiāng) 清代,屬大周里小九甲。 民國十八年(1929年),置黃柏鄉(xiāng)。 1950年1月,屬萬縣白羊區(qū)。 1961年6月,從白羊區(qū)劃出,成立黃柏公社。 1983年5月,黃柏公社改為黃柏鄉(xiāng)。 1992年9月,黃柏鄉(xiāng)并入太龍鎮(zhèn),屬萬縣。 1993年4月初,改屬五橋區(qū)。 1995年10月,由太龍鎮(zhèn)析設黃柏鄉(xiāng)。 1997年10月,黃柏鄉(xiāng)由萬州區(qū)五橋移民開發(fā)區(qū)代管。 2005年4月,由萬州區(qū)直管。 |
52、茨竹鄉(xiāng) 夏商時,屬梁州。 周時,屬巴子國。 秦時,屬巴郡胸忍縣。 清代,分屬市郭里八甲、九甲。 民國九年(1920年),建茨竹場;民國二十四年(1935年),屬新田鄉(xiāng)。 1953年8月,置茨竹鄉(xiāng),隸屬四川省萬縣市新田區(qū)。 1958年4月,茨竹鄉(xiāng)改為茨竹公社。 1983年,茨竹公社復改為茨竹鄉(xiāng)。 1992年12月,撤銷新田區(qū)后,隸屬四川省萬縣市五橋區(qū)。 1998年7月,撤銷五橋區(qū)后,隸屬萬州區(qū)。 2004年10月,油沙鄉(xiāng)小塘村劃入茨竹鄉(xiāng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