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戈落社區(qū) 古彝語戈落即石山彎之義,附近居民點(diǎn)以此為名。 |
2、革新社區(qū) 建村時(shí)希望村民革舊迎新,故名。 |
3、木花社區(qū) 古彝語木花即大石山之義,該處居民點(diǎn)以此為名。 |
4、偏洞社區(qū) 偏洞即洞口側(cè)向的洞,所在地居民點(diǎn)以此為名。 |
5、平橋社區(qū) 平橋即平形石橋,平橋附近的居民點(diǎn)以此為名。 |
6、雙山社區(qū) 雙山即挨在一起的兩座山,所在地居民點(diǎn)以此為名。 |
7、新寨社區(qū) 該居民點(diǎn)為新建的村寨,故名。 |
8、雍厚社區(qū) 建村時(shí)希望村民富裕寬厚,故名。 |
9、瑞樂社區(qū) 希望居民祥瑞和樂,故名。 |
10、五星村 以五星紅旗命名。 |
11、新橋村 專名得名于1956年,以畢納干線的大新橋命名。 |
12、興隆村 寨樂為古彝語音譯者倮的異寫倮,石。有石頭的山梁之義、。 |
13、英底村 英底為古彝語譯音詞河邊壩子之義。 |
14、香樟村 地處有香樟樹的地方,故名。 |
15、葛花村 原名野鹿山,野鹿為古彝語的譯音以碌,即河(通德河)邊的石山之義,后面的山字是漢族入住后加上的。 |
16、胡家壩村 該地有一面積較大的田壩,屬于胡姓人所有,故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