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鐵廠村 以團(tuán)山包人駱詩棋在此筑爐煉鐵而得名鐵廠。 |
原名官告,后又被老輩人改名為關(guān)告一直沿用至今。 |
3、普龍村 因1956年成立高級農(nóng)業(yè)合作社時,各取普掃、龍牛前面一字而得名普龍。 |
4、董渡村 因山勢形狀象渡口故得名董渡。 |
5、龍路村 因山形像正行走的“龍”而得名龍路。 |
6、孔抗村 因此地有一偏巖,巖中有石孔,清水長流不斷,方言將偏巖叫石抗,故而得名孔抗。 |
7、太和村 因人們認(rèn)為此地能帶來希望,過上太平祥和的日子,故取名太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