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石巷村 石巷,漢語,意為石頭巷道,當(dāng)?shù)厝税咽锓Q之為大西高里(撒拉語),意為石頭溝,故名。 |
2、下灘村 本村地處循化縣積石鎮(zhèn)下部灘上,建村時(shí)取名下灘。 |
3、田蓋村 田蓋,撒拉語,是臺(tái)尕的轉(zhuǎn)音,意為臺(tái)階,故名。 |
4、乙麻亥村 本村部分住戶元代中期從撒馬爾汗遷來居住,取名為乙么亥,意為一群人,故名。 |
5、上莊村 上莊含義是上面的莊子,故名。 |
6、下莊村 下莊村,即村地處中莊村下面,取名下莊。 |
7、阿么叉村 意為媽媽,即母子相遇之地,故名。 |
8、紅莊村 紅莊,漢語,意為紅色的墻,故名。 |
9、大寺古村 明朝時(shí)期一名石匠來該地,用石頭加工了石碓窩,而取名為大石古意為石碓窩被后人叫成了大寺石村,故名。 |
10、瓦匠莊村 明代時(shí)有人在此燒過瓦,建村時(shí)取名為瓦匠莊。含義:瓦工駐地。 |
11、大莊村 大莊村,即住戶多,比較大的自然村落,故名。 |
12、專塘村 公元九世紀(jì)中葉(842年)吐蕃時(shí)期,一位名為拉朗華吉多杰的僧人因不滿四十一代贊普朗丹瑪?shù)淖诮谈母铮霉渌懒速澠,從拉薩逃亡到了此地,剛要休息喝水時(shí)又遭到藏兵追殺,故“中堂”藏語意為“來不及喝水”。之后人們就把此地叫成了“專堂村”。含義:來不及喝水的地方(藏譯)。 |
13、塔沙坡村 公元九世紀(jì)中葉(842年)吐蕃時(shí)期,一位名為拉朗華吉多杰的僧人因不滿四十一代贊普朗丹瑪?shù)淖诮谈母,用弓箭射死了贊普,從拉薩逃亡到了此地,見藏兵不再追殺,就覺得自己逃脫了追殺性命得以保全,故得名為塔沙坡,藏語意為逃脫了。 |
14、索同村 索同撒拉語意為奔跑,故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