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涼水村 1958年8月,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,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、生產大隊、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,設立涼水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,簡稱涼水大隊。 1984年4月,我國實行政社分設,撤銷涼水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,設立涼水村民委員會,簡稱涼水村委會。 2007年9月,根據(jù)《晴隆縣人民政府關于對關照鎮(zhèn)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》黔府函﹝2007﹞114號文件,將原涼水村和原定汪村整合為涼水村,村委會駐地設在涼水。 2016年10月17日,根據(jù)晴隆縣人民政府下發(fā)文件,晴府函﹝2016﹞202號《晴隆縣人民政府關于同意光照鎮(zhèn)人民政府撤銷東方紅、涼水村民委員會設置東方紅、涼水社區(qū)居民委員會的批復》,將地涼水村修改為涼水社區(qū)。 |
2、東方紅村 1958年8月,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,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、生產大隊、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,設立東方紅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,簡稱東方紅大隊。 1984年4月,我國實行政社分設,撤銷東方紅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,設立東方紅村民委員會,簡稱東方紅村委會。 2007年9月,根據(jù)《晴隆縣人民政府關于對關照鎮(zhèn)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》黔府函﹝2007﹞114號文件,將原立新村和原東方紅村整合為東方紅村,村委會駐地設在東方紅。 2016年10月17日,根據(jù)晴隆縣人民政府下發(fā)文件,晴府函﹝2016﹞202號《晴隆縣人民政府關于同意光照鎮(zhèn)人民政府撤銷東方紅、涼水村民委員會設置東方紅、涼水社區(qū)居民委員會的批復》,將地東方紅村修改為東方紅社區(qū)。 |
3、規(guī)模村 1958年8月,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,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、生產大隊、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,設立規(guī)模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,簡稱規(guī)模大隊。 1984年4月,我國實行政社分設,撤銷規(guī)模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,設立規(guī)模村民委員會,簡稱規(guī)模村委會。 2007年9月,根據(jù)《晴隆縣人民政府關于對關照鎮(zhèn)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》黔府函﹝2007﹞114號文件,規(guī)模村未進行整合,村委會駐地設規(guī)模。 |
4、野麥沖村 1958年8月,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,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、生產大隊、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,設立野麥沖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,簡稱野麥沖大隊。 1984年4月,我國實行政社分設,撤銷野麥沖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,設立野麥沖村村民委員會,簡稱野麥沖村委會。 2007年9月,根據(jù)《晴隆縣人民政府關于對關照鎮(zhèn)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》黔府函﹝2007﹞114號文件,將原馬京村和原野麥沖村整合為野麥沖村,村委會駐地設在野麥沖。 |
5、孟寨村 1958年8月,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,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、生產大隊、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,設立孟寨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,簡稱孟寨大隊。 1984年4月,我國實行政社分設,撤銷孟寨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,設立孟寨村民委員會,簡稱孟寨村委會。 2007年9月,根據(jù)《晴隆縣人民政府關于對關照鎮(zhèn)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》黔府函﹝2007﹞114號文件,將原陳莊村和原孟寨村整合為孟寨村,村委會駐地這在孟寨。 |
6、新益村 1958年8月,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,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、生產大隊、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,設立新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,簡稱新益大隊。 1984年4月,我國實行政社分設,撤銷新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,設立新益村村民委員會,簡稱新益村委會。 2007年9月,根據(jù)《晴隆縣人民政府關于對關照鎮(zhèn)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》黔府函﹝2007﹞120號文件,將原新益村和原定汪村一組整合為新益村,村委會駐地設在新益。 |
7、者布村 1958年8月,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,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、生產大隊、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,設立者布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,簡稱者布大隊。 1984年4月,我國實行政社分設,撤銷者布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,設立者布村民委員會,簡稱者布村委會。 2007年9月,根據(jù)《晴隆縣人民政府關于對關照鎮(zhèn)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》黔府函﹝2007﹞114號文件,將原者布村和原干溝村整合為者布村,村委會駐地設在者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