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、曲先昂村 早期從結(jié)拉、冷扎兩村遷居,村口有一眼泉水,下游形成一潭澇池,稱曲先昂。系藏語,意思為陽山水池,故名。 |
17、結(jié)拉村 原屬黃麻村的牧圈,用牛糞壘圈,稱結(jié)拉,故名。 |
18、冷扎村 冷扎指寺院的遺址,冷是寺院,故名。 |
19、黃么村 清初開墾種地,本村有幾位威望較高的頭面人物,藏語稱“黃果”,本村下莊叫麻什尕村,后兩莊簡(jiǎn)稱黃麻,故名。 |
20、黃麻村 清初開墾種地,本村有幾位威望較高的頭面人物,藏語稱“黃果”,本村下莊叫麻什尕村,后兩莊簡(jiǎn)稱黃麻,故名。 |
21、下洛乎藏村 清朝年代建村,居住著藏族牧民,屬多巴家族管轄。后從甘肅臨夏、民和米拉等地遷入回族聚居。后冠以下字,冠以區(qū)分。當(dāng)?shù)鼐用穸ň雍蠓Q下洛乎藏村,故名。 |
22、灘灘村 原屬藏族放牧點(diǎn),因地勢(shì)較為平坦稱“灘灘”,故名。 |
23、上腦村 1970年從垮什吉村遷居,因村莊建在垮什吉溝上游,則取名為上腦。居民定居后稱上腦村。 |
24、吉康村 “吉康”系漢語,意為吉祥如意,幸福安康,象征在黨的惠民政策下,群眾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,故名。 |
25、香乙么村 乾隆19年建村,原稱香乙麻,系藏語,意為小塊農(nóng)田,故名。 |
26、洛福村 “洛福”系漢語,“洛”取“洛乎藏”的了“洛”,紀(jì)念之意,其次“洛”取“落”同音,“落!敝猓庠邳h的政策下“!睔饨怠奥洹敝猓笳靼徇w后的群眾福氣滿滿,故名。 |
27、挖龍溝村 因區(qū)域內(nèi)有挖隆溝而命得名。 |
28、扎讓村 原是一片草山,周圍人取名“扎讓”。 |
29、大拉曲村 乾隆年間建村,從現(xiàn)今的拉曲一,二村遷居,仍用拉曲,后冠以“大”字,以示區(qū)分。居民定居后稱大拉曲村,故名。 |
30、關(guān)沙村 該地原有一座寺院,后被毀,藏語稱“關(guān)才爾”,故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