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老城路街道 1985年5月,經(jīng)市政府批準,成立老城路街道辦事處。 2006年1月老城路街道黨委更名為中共吐魯番市老城路街道工作委員會。 |
2、高昌路街道 1985年5月成立,在老城路街道辦事處合署辦公。 2006年1月高昌路街道黨委更名為中共吐魯番市高昌路街道工作委員會。 |
3、葡萄溝街道 2004年歸葡萄鄉(xiāng)管轄,2004年7月成立葡萄溝景區(qū)管委會,隸屬吐魯番市政府直接管轄。 2008年6月成立葡萄溝街道辦事處。 |
1950年成立鄉(xiāng)政府命名七泉湖鄉(xiāng),1959年改為七泉湖人民公社,1960年8月成立七泉湖工礦公社,1965年改回七泉湖人民公社,1984年設(shè)為七泉湖鎮(zhèn)。 |
1959年蘭新鐵路延伸至大河沿,設(shè)立吐魯番火車站。 同年吐魯番縣設(shè)立了大河沿辦事處。 1961年設(shè)立大河沿鎮(zhèn)。 1970年隸屬于烏魯木齊市。 1976年隸屬于吐魯番地區(qū)。 1978年隸屬于吐魯番市。 |
1950年屬第二區(qū),1951年為第一區(qū),1958年改建為五星人民公社,1983年改成亞爾區(qū)公所,1984年改為亞爾鄉(xiāng),2015年吐魯番地區(qū)撤地設(shè)市,縣級吐魯番市改為高昌區(qū),亞爾鄉(xiāng)撤鄉(xiāng)設(shè)鎮(zhèn)為亞爾鎮(zhèn)。 |
1948年并入第二鄉(xiāng)(今亞爾鄉(xiāng)),稱禮仁鄉(xiāng)。 公元1949年,新疆和平解放。 艾丁湖隸屬第二區(qū)(今亞爾鄉(xiāng))。 1953年,艾丁湖從第二區(qū)析出,成為第二區(qū)。 亞爾為第一區(qū)。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,該區(qū)改為度光湖人民公社,同年底并入五星人民公社(今亞爾鄉(xiāng)),1962年成立艾丁湖鄉(xiāng)人民公社,1984年改為艾丁湖鄉(xiāng),2016年7月撤鄉(xiāng)設(shè)鎮(zhèn)改為艾丁湖鎮(zhèn)。 |
1913年,葡萄溝、沙河子、英薩為第三鄉(xiāng)。 公元1948年改為大義鄉(xiāng)。 1949年冬,新疆和平解放,葡萄溝、沙河子、英薩為第一區(qū)。 1953年改為第三區(qū),1958年改為葡萄人民公社。 1982年改為葡萄區(qū),1985年又改為葡萄鄉(xiāng),2015年7月撤鄉(xiāng)設(shè)鎮(zhèn)更名為葡萄鎮(zhèn)。 |
1944年改為高昌鎮(zhèn),1950年二堡為第三區(qū)。 1953年改為第七區(qū),1958年改為火焰山人民公社,1984年改制為三堡鄉(xiāng)和二堡鄉(xiāng),2020年6月撤鄉(xiāng)設(shè)鎮(zhèn),命名為火焰山鎮(zhèn)。 |
10、恰特喀勒鄉(xiāng) 1951年新置東坎區(qū)。 因排列第四,又稱“四區(qū)”。 1958年合并為紅旗人民公社。 1963年公社機關(guān)移駐恰特喀勒村。 1978年又改名為恰特喀勒公社。 1984年改建制為恰特喀勒鄉(xiāng)。 |
11、三堡鄉(xiāng) 1939年歸高昌鎮(zhèn)統(tǒng)轄。 1949年冬新疆和平解放,三堡為第五區(qū)。 1953年改為第六區(qū),1958年改為火焰山人民公社,1984年從火焰山公社析出置三堡鄉(xiāng)。 |
12、勝金鄉(xiāng) 1949年,新疆和平解放,勝金和二堡劃為第三區(qū),轄木頭溝,新生,互助和勝金四個鄉(xiāng)。 1953年勝金從三區(qū)分出稱第五區(qū)。 轄木頭溝,勝金兩個鄉(xiāng)。 1958年改建為馬其空(火星)人民公社。 1959年并入火焰山人民公社。 1962年有從火焰山公社分出,建勝金公社。 1984年復(fù)為勝金鄉(xiāng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