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羊場社區(qū) 原名羊場壩,因逢未趕場得名。 |
1937年抗日戰(zhàn)爭全面爆發(fā)后,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決定在昆明籌建我國第一個航空發(fā)動機制造廠后取名航發(fā)社區(qū)居委會。 |
3、坪寨社區(qū) 地勢平坦,較多居民集中居住而得名。 |
4、桶井社區(qū) 因該地有一口園井,打水要用桶而得名桶井。 |
5、穿巖社區(qū) 因路人從巖洞穿過而得名。 |
6、隴公社區(qū) 以前奢香夫人之子隴地封地在此,得名為隴公。 |
7、朱仲河村 原名豬拱溝。據傳系因一母豬帶落進洞里得名。又名大石板。1958年人民公社時取名朱仲河大隊,由此得名。 |
8、龍井村 以井得名。原名鴉鵲巖,又名葉家水井。1958年人民公社時取名龍井大隊,由此得名。 |
9、平壩村 居民住在平坦大土上面而得名。 |
10、新田村 人民公社時在當地開墾出一大片田地。 |
11、石板村 這里的石板面積大,故得名石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