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坭壩社區(qū) 坭壩最初緣何名三虎廟,已無法考證。后因趕集時間為下午至晚間,于清道光十一年(1831)更名三陰場。民國初,鄉(xiāng)紳賀勝啟到四川綦江東溪場(今屬重慶市)取窖泥建泥巴窖于三陰場,希望集鎮(zhèn)熱鬧,更名坭壩。 |
2、小古池村 因此地原有一口池塘,村民將此塘改造、擴(kuò)大,并為池塘命名小古池,故名。 |
3、南天門村 神話傳說中天庭共有東南西北四大天門。此地南面一地形似門,故稱“南天門”。 |
4、大河溝村 該地有條較大的河流,故名。 |
5、飛龍山村 該地有一座山,山形似飛騰升空的龍,故名。 |
6、八字橋村 此地兩條小溪匯合,溪上修有一座八字形的石古橋,而得名八字橋,故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