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护士xxxx,98色播,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,男人天堂,男人的天堂,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,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,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,se98视频,男人的天堂

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 > 山東省旅游

山東省文物古跡介紹

蓬萊閣旅游區(qū)
  景區(qū)稱號:風景名勝區(qū)(國家級)文物保護單位(國家級)蓬萊閣景區(qū)位于膠東半島最北端,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(qū),景區(qū)現(xiàn)有蓬萊閣、戚繼光故里、蓬萊水城等20余處景點,每年吸引著數(shù)以百萬計的游客來此觀光旅游。蓬萊閣景區(qū)素有“人間仙境”之稱,傳說蓬萊、方丈、瀛州是海中的三座仙山為神仙居住之所,亦是秦始皇東尋求藥、漢武帝御駕訪仙之地。廣為流傳的“八仙過!鄙裨拏髡f,便源于此。蓬萊閣坐落在蓬萊城北瀕海的丹崖山巔。丹崖拔海面起,通體赭紅,與浩茫的碧水相映,時有云煙繚繞,蓬萊閣高居其上,“仙閣凌空”確是一幅天開的畫圖。蓬萊閣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(nèi)涵,被譽為全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。為雙層木結(jié)構(gòu)樓閣建筑,創(chuàng)修于宋嘉佑六年(1061),建于宋嘉佑六年與滕王閣、岳陽樓、黃鶴樓齊名。它坐北朝南,東、西兩側(cè)前方……[詳細]
孔廟、孔林、孔府
  曲阜明故城始建于明朝,為護衛(wèi)孔廟而建。明故城內(nèi)分布著孔廟、孔府、顏廟以及歷代孔宅府第、古泮池乾隆行宮等文物古跡,集中體現(xiàn)了魯國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韻。上世紀70年代末,曲阜明故城城墻大部分被拆除?赘,本名衍圣公府,位于曲阜城中孔廟東側(cè),是孔子嫡氏孫居住的府第。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(公元1055年)宋仁宗賜給孔子46代孫孔宗愿的封號,這一封號子孫相繼,整整承襲了32代,歷時880年。衍圣公是中國封建社會享有特權(quán)的大貴族,宋代時相當于八品官,元代提升為三品,明初是一品文官,后又“班列文官之首”,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,在御道上行走?赘嫉240畝,共有廳、堂、樓、房463間。九進庭院,三路布局:東路即東學,建一貫堂、慕恩堂、孔氏家廟及作坊等;西路即西學,有紅萼軒、忠恕堂、安懷……[詳細]
3、周村古商城 A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周村古商城
  周村古商城景區(qū)位于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(qū),素有“旱碼頭”、“金周村”、“絲綢之鄉(xiāng)”、“天下第一村”的美譽。景區(qū)總占地面積60.5公頃,現(xiàn)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,主要由大街、絲市街、銀子市街等古街組成,現(xiàn)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5萬余平方米。景區(qū)內(nèi)古跡眾多,街區(qū)縱橫,店鋪林立,建筑風格迥異,中西文化合璧,為山東僅有、江北罕見,且至今仍在發(fā)揮其商業(yè)功能,被中國古建筑保護委員會的專家譽為“中國活著的古商業(yè)街市建筑博物館群”。目前已形成了千佛寺廟群、三益堂印刷展館、謙祥益、瑞蚨祥、歷史文化展覽館、絲綢文化體驗館、英美煙草公司展覽館、今日無稅碑、狀元府、票證博物館、票號展覽館、楊家大院、大染坊、魁星閣廟群、淄博藝術博物館等10多處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景點。周村人文資源豐富。清代……[詳細]
4、臺兒莊古城 AAAAA
臺兒莊古城
  運河古城坐落于棗莊市轄區(qū)臺兒莊區(qū),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、歷史的豐碑,也是運河文化的承載體,至今仍保留有不少的遺存,被世界旅游組織譽為“活著的運河”、“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(chǎn)村莊”。重建臺兒莊古城,是幾代臺兒莊人民的夢想,古河道,古碼頭,一座可以舟楫搖曳、遍游全城的東方水城,中國第一座二戰(zhàn)紀念城市,重建后的臺兒莊古城,將成為世界上繼華沙、龐貝、麗江之后,第四座重建的古城,世界第三座二戰(zhàn)城市,全國唯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。江北水鄉(xiāng)·運河古城,目前已經(jīng)成為煤城棗莊的新城市名片。國家AAAA級景區(qū)。歷史上的臺兒莊是一座商旅所萃、居民饒給的運河名城,它形成于漢,發(fā)展于元,繁盛于明清,據(jù)《嶧縣志》記載:“臺(兒)莊跨漕渠,當南北孔道,商旅所萃,居民饒給,村鎮(zhèn)之大,甲于一邑,被乾隆皇帝稱為‘天下第一莊’”,呈現(xiàn)出“……[詳細]
臺兒莊大戰(zhàn)紀念館
  臺兒莊大戰(zhàn)紀念館坐落在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城區(qū)西南郊,是為了紀念抗日戰(zhàn)爭初期著名的臺兒莊戰(zhàn)役而修建,于1992年由臺兒莊區(qū)人民政府籌資建成,1993年4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,占地面積34000平方米,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,融展覽館、影視館、全景畫館于一體。一九三八年春,中國軍隊重創(chuàng)日本侵略軍兩個精銳師團,殲敵萬余人,取得了抗日戰(zhàn)爭初期繼平型關大捷后的又一重大勝利,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戰(zhàn)。時隔半個多世紀,英雄的臺兒莊人民沒有忘記血與火的歷史,沒有忘記為保衛(wèi)這塊土地而犧牲的千萬將士。為了弘揚民族精神,對子孫后代進行愛國主義傳統(tǒng)教育,經(jīng)中宣部批準,臺兒莊人民政府于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二日,投資1900萬元興建了臺兒莊大戰(zhàn)紀念館。臺兒莊大戰(zhàn)紀念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古運河畔,占地面積34000平方米,建筑……[詳細]
濟南大明湖風景名勝區(qū)
 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。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,最早見諸文字在1400多年前北魏酈道元所著《水經(jīng)注》中,隋唐時名歷水陂、蓮子湖,宋時又稱西湖,金代又稱大明湖。其水來源于珍珠、濯纓、芙蓉諸泉,有眾泉匯流之說。恒雨不漲,久旱不涸是其一大優(yōu)點,并具蛇不見,蛙不鳴的自然生態(tài)之謎,F(xiàn)今大明湖位于濟南舊城區(qū)內(nèi),公園面積86公頃,湖面46公頃,水深平均2米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特色的寫照。湖上鳶飛魚躍,畫舫穿行,岸邊繁花似錦,游人如織。湖畔有歷下亭、鐵公祠、南豐祠、匯波樓、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跡,其中歷下亭、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北極閣坐落在大明湖北岸,又名北極廟、真武廟,是一座道教廟宇。北極閣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(公元1280年),明代永樂年間重修。廟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臺上,由前……[詳細]
聊城東昌湖旅游區(qū)
  東昌湖風景區(qū),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以水面遼闊、風景秀麗、環(huán)繞于中華水上古城區(qū)的東昌湖為依托,馳名中外的京杭大運河穿景區(qū)而過,集中體現(xiàn)了“水、古、文”的特色,營造出聊城“城中有湖,湖中有城,城湖河一體”的獨特風貌。風景區(qū)內(nèi)錯落散布著光岳樓,鐵塔,山陜會館,海源閣等名勝古跡,及傅斯年紀念館、范筑先紀念館、孔繁森同志紀念館等文化景點;還包含了聊城垂釣基地、東昌湖游樂園、江北水寨、沙灘浴場、湖心島、荷香島、騰龍廣場、水城明珠大劇場、二十一孔橋、湖濱公園、金鳳廣場等一大批游覽景點和設施。歷史東昌湖始建于宋熙寧三年(公元1070年),在原護城河的基礎上經(jīng)歷代開挖而成,現(xiàn)有水域6.6平方公里,為江北地區(qū)罕見的大型城內(nèi)湖泊。東昌湖引黃河水為源,常年水深3-5米,湖水清澈,無任何工業(yè)污染;景色宜人,令游……[詳細]
8、泰山岱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泰山岱廟
  岱廟俗稱“東岳廟”,坐落于山東省泰山的南麓。泰山位居五岳之首,岱廟是泰山規(guī)模最大的建筑群。自秦漢以來,就成為歷代帝王封禪泰山,舉行盛典的地方。至唐宋時期達到鼎盛,有殿宇樓閣八百多間,金、元、明、清各代又屢經(jīng)修葺增擴,遂形成了今天的規(guī)模。岱廟與北京故宮、山東曲阜三孔、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,并稱中國四大古建筑群。岱廟占地面積約96500平方米,雉堞周匝,四隅角樓,四面辟門,廟內(nèi)的建筑可分中、東、西三路。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為正陽門、遙參亭、天貺殿、寢宮;東路為鐘樓、漢柏院、東御座;西路為鼓樓、唐槐院、道舍院。天貺殿是岱廟的主體建筑,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(1009年),大殿共九間,長48.7米,寬19.8米,高22.3米,臺基為石筑,白石雕欄環(huán)繞四周,重檐歇山式殿頂,黃琉璃瓦覆蓋。殿內(nèi)保存有巨幅……[詳細]
9、濰坊十笏園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濰坊十笏園
  十笏園坐落在濰城區(qū)城關街道胡家牌坊街北側(cè)。原址是明嘉靖年間刑部侍郎胡邦佐的故宅,清代順治年間彰德知府陳兆鸞、道光年間直隸布政使郭熊飛曾在此居住。后被清末濰縣首富丁善寶以重金購得,于光緒十一年(1885年)改建為私人花園!绑恕睘楣艜r大臣上朝時所執(zhí)的狹長形手板,多為竹、玉或象牙材質(zhì)。丁氏在《十笏園記》解釋:“名曰十笏園,亦以其小而名之也!笔藞@平面呈長方形,由中、西、東3條古建筑軸線組成。中軸線建筑及其院落為園之主體部分,東、西部是住宅部分。十笏園面積雖僅2000平方米,但在有限的空間里,能呈現(xiàn)自然山水之美,含蓄曲折,引人入勝。園內(nèi)有亭、臺、樓、榭、齋堂、殿閣等67間,以回廊、小橋曲徑相連,假山、魚池點綴其中,布局嚴謹,疏密有致,勻稱緊湊,小巧玲瓏,既有北國粗獷、對稱、宏偉的建筑特色,又有江……[詳細]
10、鄒城孟廟孟府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鄒城孟廟孟府
  鄒城孟廟孟府,國家4A級旅游景區(qū)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位于鄒城市區(qū)南部。104國道、京福高速公路、京滬鐵路從景區(qū)附近經(jīng)過。是國內(nèi)歷史久遠、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,也是我國古建筑經(jīng)典作品。始建于北宋景祐四年(公元1037年),后經(jīng)歷代維修與擴建,形成現(xiàn)有規(guī)模。孟廟坐落于山東省鄒縣的南關。孟廟又稱“亞圣廟”,是祭祖戰(zhàn)國著名思想家孟子的祠廟。孟子(公元前372~前289年),名軻,字子輿,鄒(山東鄒縣)人,先世是魯國的貴公大族。他受業(yè)于孔子弟子子思的門人,以后發(fā)展了孔子的“仁學”,提出“仁政”的主張,被稱為思孟學派,代表孔門的嫡系正傳,后人將他與孔子相提并論,并把儒家的治世思想稱為“孔孟之道”。宋代封孟子為鄒國公,元至順二年(1331年)加贈鄒國亞圣公,明嘉靖九年(1530年)改稱亞圣。宋時在孟……[詳細]
11、水泊梁山 AAAA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水泊梁山
  梁山是水滸故事的發(fā)生地,水泊梁山風景區(qū)是國內(nèi)唯一一處以農(nóng)民起義遺址為主題的國家AAAA級旅游區(qū)。梁山景點景觀獨特,“四峰七脈”橫亙綿延,鋪綠疊翠,水滸古建筑大氣磅礴,徜徉其間,令人震撼神怡。雖歷經(jīng)八百多年的風雨滄桑,英雄好漢的蹤跡在景區(qū)內(nèi)仍歷歷在目:梁山寨門、斷金亭、黑風口、忠義堂等景點構(gòu)筑了梁山大寨的雄姿,宋江寨墻、扭頭門、宋江井、疏財臺等遺跡訴說著英雄的故事;特別是2005年以來,修復了聚義廳、號令臺和石碣文臺等一系列水滸核心景點,這些景點及設施造型古樸、粗獷豪邁、氣勢恢宏,充分體現(xiàn)了水滸精神和梁山個性,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;2008年投資5000余萬元修復、修建了一關、二關、左軍寨、右軍寨、雁臺、天書閣等六處景點,豐富了游覽內(nèi)容,營造了水滸意境。另外,我景區(qū)與北京時代電影公司合作,聯(lián)合……[詳細]
曲阜孔廟
  孔廟(本廟)位于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(nèi),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宇,初建于公元前478年,以孔子的故居為廟,以皇宮的規(guī)格而建,是我國三大古建筑群之一,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孔廟-(北孔)位于東經(jīng)116°58’30”----北緯35°36’42”。曲阜孔廟(ConfuciusTemple)是祭祀孔子的本廟,據(jù)稱孔廟始建于公元前478年,孔子死后第二年(公元前478年),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。此后歷代帝王不斷加封孔子,擴建廟宇,到清代,雍正帝下令大修,擴建成現(xiàn)代規(guī)模。廟內(nèi)共有九進院落,以南北為中軸,分左、中、右三路,縱長630米,橫寬140米,有殿、堂、壇、閣460多間,門坊54座,“御碑亭”13座,擁有各種建筑100余座,460余間,占地面積約95000平方米的龐大建筑群。孔廟內(nèi)的圣跡殿、十三……[詳細]
13、孔林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孔林
  介紹孔林位于曲阜城北,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,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時最久,面積最大的氏族墓地。孔子卒于魯哀公十六年(公元前479年)四月乙丑,葬魯城北泗上。其后代從冢而葬,形成今天的孔林。從子貢為孔子廬墓植樹起,孔林內(nèi)古樹已達萬余株。自漢代以后,歷代統(tǒng)治者對孔林重修、增修過13次,以至開成現(xiàn)在規(guī)模,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,周圍林墻5.6公里,墻高3米多,厚1米。郭沫若曾說:“這孔林為孔子墓葬所在地,位于曲阜市城北1.5公里處。墓園古柏參天,周以圍墻,占地面積200萬平方米。是一個很好的自然博物館,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編年史”。園內(nèi)有清代建筑的觀樓和享殿,和宋代雕刻的石人、石獸等。自孔子以后,孔氏歷代子孫亦多從葬于此。用時參考2-3小時交通公交:乘2、3、5路公交車在孔府南門下即到(5路沿途會經(jīng)過顏廟……[詳細]
14、孔府 AAAA
孔府
  曲阜位于山東中部。公元前11世紀即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魯國的都城,也是儒家學派始祖、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故鄉(xiāng),他曾在此著書講學!扒甓Y樂歸東魯,萬古衣冠拜素王”曲阜之所以享譽全球,是與孔子的名字緊密相連的?鬃邮鞘澜缟献顐ゴ蟮恼軐W家之一,中國儒家學派的創(chuàng)始人。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,儒家文化逐漸成為中國的正統(tǒng)文化,并影響到東亞和東南亞各國,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。曲阜的孔府、孔廟、孔林,統(tǒng)稱“三孔”,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,推崇儒學的表征,以豐厚的文化積淀、悠久歷史、宏大規(guī)模、豐富文物珍藏,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。因其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東方文化中的顯著地位,被世人尊崇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。曲阜“三孔”——孔廟、孔府、孔林舉世聞名?讖R是祭祀孔子的地方,初建于公元前478年,當年規(guī)模很小,僅就孔子故……[詳細]
環(huán)翠樓公園
  環(huán)翠樓公園位于威海市奈古山東麓,倚山而建,景色秀麗,始建于1931年,1981年正式命名為環(huán)翠樓公園。環(huán)翠樓公園以環(huán)翠樓——劉公島景觀軸線為主軸,將公園劃分為四個區(qū)域,歷史文化展示區(qū)、自然體驗游賞區(qū)、民俗風情街區(qū)、娛樂活動健身區(qū),主要景觀有環(huán)翠樓、環(huán)翠樓廣場、環(huán)翠書院、盆景園、民俗街、古城墻遺址等。環(huán)翠樓歷史悠久,始建于明朝1489年,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,其間多次重修。它坐落于始建環(huán)翠樓舊址、威海衛(wèi)古城墻之上,是由主樓、山門、南北配樓及連廊構(gòu)成的建筑群。主樓共七層,地上五層,地下兩層,為十字對稱的明清塔式仿木結(jié)構(gòu)樓閣式建筑,重檐歇山頂。集觀光游覽、歷史陳列、文化交流、展覽展示于一體,自古就是威海的地標性建筑?头娫挘0631-5205877地址:威海市環(huán)翠區(qū)統(tǒng)一路82號營業(yè)時間:8:……[詳細]
孔繁森同志紀念館
  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坐落在國家4A級旅游景區(qū)——聊城東昌湖風景區(qū)內(nèi),是全國目前獨家全面宣傳領導干部的楷模、民族團結(jié)的典范、黨的群眾路線的模范踐行者——孔繁森同志光輝事跡的人物專題紀念館。1995年7月4日經(jīng)中共中央宣傳部批準建館,-同志題寫?zhàn)^名,1995年9月10日開館。2012年3月在原址改擴建,是全國首家按照三星級綠色節(jié)能建筑標準設計建設的低碳紀念館。紀念館占地面積1.9萬平方米,主體建筑8000平方米,廣場道路7000平方米,綠化率43.3%,包括主題紀念館、交流展廳、綜藝展廳、影視報告廳和紀念廣場。主題紀念館以圖片、實物、場景、多媒體等形式,集中展示孔繁森為民務實清廉的典型事跡,頌揚他作為感動中國人物、新中國成立以來重大典型的壯麗人生,為全黨全社會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向孔繁森學習,加強廉政……[詳細]
17、棧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棧橋
  青島棧橋是青島海濱風景區(qū)的景點之一,是國務院于1982年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(qū),也是首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青島棧橋位于游人如織的青島中山路南端,橋身從海岸探入如彎月般的青島灣深處。橋身供游人參觀并在此停靠旅游船,由此乘船可看海上青島。青島棧橋始建于清光緒十八年(1892年),是青島最早的軍事專用人工碼頭建筑,現(xiàn)在是青島的重要標志性建筑物和著名風景游覽點。青島棧橋全長440米,寬8米,鋼混結(jié)構(gòu)。橋南端筑半圓形防波堤,堤內(nèi)建有民族形式的兩層八角樓,名“回瀾閣”,游人佇立閣旁,欣賞層層巨浪涌來,“飛閣回瀾”被譽為“青島十景”之一。橋北沿岸,辟為“棧橋公園”,園內(nèi)花木扶疏,青松碧草,并設有石椅供游人憩坐,觀賞海天景色。棧橋是青島的標志,它始建于清光緒十六年(1891年),清政府在這里修建了……[詳細]
九間棚旅游區(qū)
  平邑九間棚旅游區(qū)是國家3A級旅游區(qū),位于馳名全國的平邑縣天寶梨鄉(xiāng),這里5萬畝果園連成一片,春華秋實,四季宜人。每年陽春三月,梨花盛開,漫山遍野,鋪雪堆玉,間以桃紅、柳綠、松青,把天寶山區(qū)妝扮得更加絢麗多彩。置身其間,如在畫中,被中外游人譽為“中國最大的天然花園”。主要景點有:“沂蒙明珠”九間棚村,北海銀行魯南印鈔廠舊址朝陽洞,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的天寶山戰(zhàn)斗遺址,龍頂山天池等人文景觀。還有千年藤蘿樹、掛心橛、雙乳峰、母子山、張郎背姜婆山峰等自然景觀![詳細]
魏集古鎮(zhèn)旅游區(qū)
  魏集古鎮(zhèn)旅游區(qū)位于山東省惠民縣魏集鎮(zhèn),通過古色古香的魏集老街把魏集古村落景區(qū)、魏氏莊園景區(qū)和黃河風情帶連成有機的整體,2017年被評為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魏集古村落內(nèi)河道交織,古街錯落有致,古鎮(zhèn)古碼頭,黃河文化、魯北民俗文化、古鎮(zhèn)文化在這里融匯,再現(xiàn)了作為唐朝重要驛站永安古鎮(zhèn)的歷史風采。景區(qū)內(nèi)還形成以特色小吃街、手工作坊街、民俗主題街、世界精品民宿文化風情園、網(wǎng)紅玻璃棧橋、農(nóng)耕園等為主的消費業(yè)態(tài),成為集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娛、購”旅游元素于一體的綜合性景區(qū)。魏氏莊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國家AAA級旅游景區(qū),由樹德堂、徙義堂、福壽堂三組建筑組成,是我國北方唯一現(xiàn)存的一座城堡式莊園。其中,樹德堂由宮廷營造社大師設計,將城垣建筑運用于傳統(tǒng)民居之中,因其濃郁的軍事防御色彩而著稱,是孫子兵法在民居中……[詳細]
20、嶗山上清宮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嶗山上清宮
  上清宮俗稱上宮,位于嶗山東南部、太清宮西北。此宮原在山上,名嶗山廟,據(jù)傳漢代鄭康成曾設帳授徒于此。宋初改建,太宗賜名上清,后被山洪沖毀。元大德年間,華山派道士-明重建于今址,歷代均有增修。宮觀四周群山環(huán)抱,水木清華,環(huán)境絕幽。元代道士邱處機居此,亦留有題刻,其中《青玉案》詞一闋、七絕詩10首最為著名。宮前半里許有邱處機衣冠冢,舊名邱祖墳。另有迎仙、朝真二橋,竹樹蔽蔭,松風水響,人行其間,別有佳趣。1949年青島解放前夕已成頹垣斷墻,1956年青島市人民政府撥款修繕!0”中,該宮塑像、石碑被砸,經(jīng)卷、文物被毀,道士被遣送農(nóng)村,房屋由嶗山林場使用,1982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將上清宮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1991年3月,由青島市道教協(xié)會籌集資金進行修繕,歷時9個月竣工。1991年12月6日,重新開……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