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仙龍社區(qū) 原駐地先農(nóng)臺(tái),五谷廟供神農(nóng)牌。 |
2、東瑞社區(qū) 位于縣城東面,寓意祥瑞。 |
3、土城社區(qū) 明代,黑爨蠻支系部落祿氏,在此以土筑城。 |
4、馬武社區(qū) 彝語“馬武”為駐兵的寨子。 |
5、扯戛社區(qū) 彝語地名,扯:為谷子,戛:為上邊,即谷田上邊的村莊。 |
6、澤瑞社區(qū) 取會(huì)澤祥瑞之意,寓指讓易地扶貧搬遷讓貧困人民過上幸福生活。 |
7、頭塘村 因歷史活動(dòng)得名。 |
8、拖姑村 彝語“拖姑”:拖,為青松,姑,為箐,即青松下箐邊的村。 |
9、普珠村 彝語“普珠”即土官塘普家住的地方。 |
10、治都村 彝語,“治”,為住地,“租首(都)”,為土官,即彝族土官的住地。 |
11、三道村 原為三條河匯集處,故名。 |
12、卡郎村 彝語“卡”為村,“郎”為箐,即箐邊的村莊。 |
13、交支村 兩條山溝匯合在此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