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兔爾干村 兔爾干原名“土爾根”,是蒙語,釋義為“綠頭蒼蠅多的地方”,后稱為兔爾干,后體制改革稱為兔爾干村村民委員會(huì)。 |
2、藥水村 因本村有一溫泉,常溫能治胃病,有藥水之效,故而叫做藥水,本村稱為藥水村,后體制改革成立村民委員會(huì),稱為藥水村村民委員會(huì),故名。 |
3、雪隆村 雪隆,是藏語,釋義為“酸奶灣”,故名。 |
4、小茶石浪村 小茶石浪原名“咱什加浪群”,是藏語,釋義為“小黃草灣”,因冬夏季節(jié)草木為黃色,是牧民放牧的地方,故此命名小茶石浪村村民委員會(huì)。 |
5、大茶石浪村 解放前是藏族游牧的地方,用藏語譯為“大黃草灣”的意思,解放后正式命為大茶石浪村,后體制改革稱為大茶石浪村村民委員會(huì),故名。 |
6、下若約村 據(jù)查清康熙年間有蒙族放牧的牧場,用蒙語叫下窩子。后種植業(yè)逐漸發(fā)展,改名為下若藥村,后體制改革成立村民委員會(huì),稱為下若藥村村民委員會(huì)。 |
兔爾臺(tái)原名“托拉臺(tái)”,是蒙語,釋義為“兔子多的地方”。 |
8、乙細(xì)村 乙細(xì)原名“乙斜”,是藏語,釋義為“神住的地方”,后稱為乙細(xì)。 |
9、寺灘村 寺灘村由東科寺而得名,寺灘村以前都是東科寺活佛東科活佛所管轄的莊頭,因?yàn)┐螅輬鰪V闊而得名叫寺灘村,后體制改革成立村委會(huì),稱為寺灘村村民委員會(huì)。 |
10、上若約村 據(jù)查,清朝年間有一大牧戶放牧的牧場,叫上窩子,也叫上窩凹,后來種植業(yè)再次逐漸發(fā)展起來,蒙語稱為上若藥村,后體制改革稱為上若藥村村民委員會(huì),故名。 |
11、若藥堂村 若藥,蒙語,牧場居住栓牲口的地方,故名。 |
12、日月山村 據(jù)查唐代貞觀年間,唐王出嫁女兒文成公主到這里,不小心打碎了日月寶鏡,后來就修建了日月亭,從而命名為日月山,所在的村也因此稱為日月山村,后成立村委會(huì),稱為日月山村村民委員會(huì)。 |
13、前灘村 據(jù)查,前灘以后面莊子的人的叫法起名為前灘,前灘村成立,以前名為克素爾管轄的一個(gè)社。 |
14、莫多吉村 莫多吉地名是蒙語,意思是森林多有木匠的地方.據(jù)史書記載,隋朝開朝五年(公元581年),隋軍在石堡山(今莫多吉村),修建石堡城設(shè)戍屯兵,《讀史方輿論藥》中寫道,石堡城(今指莫多吉村)。 |
15、克素爾村 “克素爾”是蒙語,意為堵塞、咽喉,設(shè)有關(guān)卡,因地理位置命名克素爾村,后體制改革稱為克素爾村村民委員會(huì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