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下坎者村 彝語地名,彝語稱“尼遮塏”,意為居住在陡峭的下方。 |
2、黑牛坪村 彝語地名,彝語稱“嘿吐博”,意為有深塘的山梁。 |
3、上坎者村 彝語地名,彝語稱“尼遮塏”,意為居住在陡峭的地方。 |
4、落遷村 因地質(zhì)結(jié)構(gòu)影響,該地一直往下落,后來該居民點搬遷故名。 |
5、小壩田村 因地形所種之田壩子很小故名。 |
6、色綠村 彝語地名、彝語稱“舍魯”,意為蛇洞。 |
7、巖峰村 因山峰都是由層層的巖石組成,山體層次感比較強,山體比較高大,山峰連綿不斷,故而得名。 |
8、喇谷村 彝語地名,為少數(shù)民族語言音譯得名。 |
9、南星村 原名雨灑箐,早在200年前紀(jì)姓從南京遷居至此,為思鄉(xiāng)情稱南京,后音譯為南星。 |
10、赤黑村 因當(dāng)?shù)孛旱V資源豐富,其煤含硫量高,遇水時呈現(xiàn)紅褐色,故名。 |
11、獨迷村 彝語地名,彝語稱“篤咪”系彝語譯音,意為陡峭的山。亦為彝族杜氏家支曾經(jīng)居住的地方。 |
12、水壺村 彝語地名,彝語稱“落谷”,意為虎巢。 |
13、窯上村 彝語地名,彝語稱“把豬”,意為碗窯洞,簡稱窯上。 |
14、卡舍村 彝語地名,彝語稱“卡舍咪”,意為寨主居住的地方。 |
15、巴達克村 彝語地名,彝語稱“巴達塏”,意為上邊的地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