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神廟建于清代,現僅剩大殿一座,坐北朝南,面寬9.7 米、進深7.8 米、檐高3.76 米、屋頂高6.4 米。大殿三間,石基磚墻,磚雕、山花保存完好,屋內梁架結構,四柱、石礎,用材碩大,做工考究,殿前有三層石階。據附近老人講,解放后曾翻修三次,但僅是修整屋面、換瓦等,未動墻體和基礎,F在為子房山小學所在地;鹕駨R祭祀的神仙主要是“火德真君”;鹕駨R也屬于道觀,在道教眾神中,有祭祀五星七曜者,五星指的是歲星(木星)、熒惑星(火星)、太白星(金星)、辰星(水星)、鎮(zhèn)星(土星),加上日、月合稱七曜。火神是代表五行中“南方火”的神祗,所代表的星宿就是熒惑星歷史上建火神廟的多半是基于對火的畏懼,因為過去的建筑多半是木構,極易遭受火災,建火神廟是希望得到火神庇佑,拜火神,用來鎮(zhèn)火,對抗火災,免火災的肆虐。當然,當時祭拜火神也希望火神能給自家?guī)砑,帶來豐盛。
子房街道:子房街道(駐糧市東街15號):面積3.79平方千米,人口35669人。轄8個居委會(津隴、子房、津浦、鐵剎、園夢、響山、建新、金獅)! 子房街道詳細信息+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