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辛莊村位于濮陽縣城南36公里,距渠村鄉(xiāng)政府西南2公里,東臨濮渠路和渠村分洪閘,南是黃河大堤,渠村變電站,西南與張李屯毗鄰,北與南湖接壤。
王辛莊村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。清朝末期,也就是十八世紀九十年代王姓從王芟河村遷來,在此定居。陳姓有陳寨遷來。困當時人煙稀少,土地沒有人耕種,取名慌亂。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王姓王國柱治家有方,逐漸實土60多傾,建有東南西北四個寨門。寨門上有三個醒目大字“太安寨”,后來該村人口一直增長很慢。臨莊就將慌亂演變成小莊。解放后,由于部分佃戶未走,在此落戶,人口大有增加,1952年更名為王辛莊。
王辛莊村自王姓始遷至今先后有王、陳、李、楊、范、孟、靳、張、曹、朱、郭、呂共十二姓在此定居。全部為漢族。
全村共3個村民小組,2021年戶籍人口215戶793人,耕地719畝。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3戶111人,已脫貧享受政策6戶27人,已脫貧不再享受政策17戶84人,2020年底脫貧1戶4人,實現(xiàn)貧困人口全部退出。
王辛莊于1949年解放,建國前曾歸武邱鄉(xiāng),東明縣所轄。1949年成立王辛莊鄉(xiāng)歸海通十三區(qū)所轄。1949--1953與南湖合集體農(nóng)莊。1953年撤鄉(xiāng),歸渠村所轄,58年成立人民公社,58年---60年與公西村合隊。1961年---1979年與張李屯合隊,1980年至今成為行政村。
王辛莊村二十世紀五、六十年代,水利條件極度匱乏,十分落后,是遠近聞名的背河洼。鹽堿河化,十年九澇。糧食產(chǎn)量連年欠收,群眾連溫飽都無法解決。到了七十年代后期,大搞農(nóng)田水利基本建設。增加了群眾的經(jīng)濟收入。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,農(nóng)民工進城務工增加不少收入。連同政府號召旱改稻。水利條件好了,秋糧不會淹了,水稻產(chǎn)量穩(wěn)定高產(chǎn),每畝都在1000斤以上,群眾收入倍增,在奔小康的路上你超我趕,進入了一個全新發(fā)展的新時期。歷任村干部和群眾為改變村容村貌、基礎設施和新農(nóng)村建設都做出了積極努力。
區(qū)劃:河南省·濮陽市·濮陽縣·渠村鄉(xiāng)·王辛莊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