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塘村位于炭步鎮(zhèn)西南禪炭公路西側,村民多姓湯,湯姓于宋代從南海遷至此,立村約700年,湯字水旁,茶亦為水,塘能容之,故名“茶塘”。村中古建筑占地6.7萬多平方米,現(xiàn)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建筑約120座,其中廟宇、祠堂、書院、書室共有20多座,其余為民宅和小量的廳堂,現(xiàn)民宅大多有人居住。建筑坐東朝西,布局規(guī)整,村面建筑排列整齊,規(guī)模宏大,保存較好。村面建筑以廟宇、宗祠及書舍為主,形貌精良,大多建于清代,多為三間三進或三間兩進,人字山墻或鑊耳封火山墻,灰塑博古脊或灰塑龍船形脊,碌灰筒瓦。石雕、磚雕、木雕及灰塑等工藝較精細,保存較好。單體建筑以巷道相隔,現(xiàn)存古巷16條,巷深約200米,巷道的鋪砌則較隨意,有紅砂巖、花崗巖、石頭及泥路面,側砌排水
茶塘村洪圣古廟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(qū)炭步鎮(zhèn)茶塘村南社。建于清嘉慶二十一年(1816年),光緒二十八年(1902年)重修,2003年再次重修。茶塘的洪圣古廟是花都規(guī)模最大,建筑藝術、文化內涵個方面一流的。廟里面所有的木材都是坤甸木,門前立有兩條龍柱。古村中最好玩的看點是“華爾街”——“財主佬巷”足征里,足征里巷是有名的財主佬巷,屋宇建筑十分講究,統(tǒng)一為三間兩廊,一式青磚,像廣州西關大院那樣,巷門加“抵制嚴嵩門”,大廳“趟櫳”。村落中一年最熱鬧的是每年正月十六日那天早上八時的“搶炮會”,各房親醒獅隊陸續(xù)進場,各自帶上雄雞、四時果品,先到洪圣古廟拜祭,然后在廟前空地獻藝,表演武術,各式器械、拳種、套路令人目不暇及。洪圣公是南海之神(茶塘村
友峰湯公祠位于茶塘中社,清代建筑,2009年部分重修。坐東朝西,總面闊11.4米,總進深17.2米,建筑占地206平方米。鑊耳封火山墻,灰塑博古脊,碌灰筒瓦,青磚石腳,紅階磚鋪地。封檐板雕刻有戲曲人物、花鳥蟲魚等紋飾。前廊壁有“傳經(jīng)圖”等。挑頭為人物花崗巖石雕,有“衣錦還鄉(xiāng)”、“送子觀音”。墀頭磚雕有亭臺樓閣,戲曲人物及如意斗栱,圖案繁復,工藝精細。蝦公梁上有石獅、異形斗栱。兩廡檐頂望脊各嵌一列石灣陶塑,施有亭臺樓閣,戲曲人物。
南壽家塾位于茶塘村南社,始建于壬申年(1872)。坐東朝西,主體建筑三間兩進,右側建筑為襯祠,總面闊16.9米,總進深20.4米,建筑占地360平方米。人字封火山墻,灰塑博古脊,碌灰筒瓦,青磚石腳,紅階磚鋪地。正脊灰塑保護較好。前廊梁架戲曲人物,生動傳神,雕工精細。封檐板木刻有戲曲人物、花鳥蟲魚等,工藝精致。內嵌有“新建南壽家塾序曰”碑記,時為庠生之湯雨時所作。
萬良湯公祠位于南社,清代建筑,民國十一年(1922)重修,1997年再次重修。坐東朝西,三間兩進,總面闊11.2米,總進深19.7米,建筑占地233平方米。人字封火山墻,灰塑博古脊,碌灰筒瓦,花崗巖石腳,紅階磚鋪地。公祠內嵌有重修碑記。前廊梁施有鰲魚托腳、斗栱,柁墩施有人物雕刻。封檐板雕刻戲曲人物、雀鳥、鹿、松鼠、瓜果等紋飾。蝦公梁上有石獅、異形斗栱。